
都市空間的文藝復興
新世代藝文愛好者,不單以進入白盒子式的展示空間作為展現才華及肯定自我的方式,更以進駐常民生活場域的作法,企圖與傳統及現實交互連結,激盪出貼近生活、展露生命或體現多元思想的藝文火花。
本期封面故事將帶領讀者一探座落於國立台灣美術館附近的「忠信市場」,但看這間原本被時空淘洗、漸趨頹圮的老舊傳統市場中,究竟是哪些人用奔馳的想像力及藝術發想,在原屬柴米油鹽的幽暗巷弄中,投入絢爛的希望曙光,營造出獨具特色的藝文氛圍與活力;又有哪些愛好者相繼投入,盡情實驗發聲,共創另類藝術樂園,吸引著人們前來造訪。
而台中人的創意美學,不僅發生在幽靜傳統的市集所構成的異質空間中,更活躍於日日生活的社區及熙來攘往的公共空間裡,本期特別企畫也以彩繪塗鴉為題,蒐羅報導「台中市環保局清淨園區」、「台中創意文化園區」、「台中市街頭塗鴉示範區」以及「馬祖二村」等地,由清潔隊員、學生、素人藝術家或者年邁的眷村老伯伯,以色彩轉化環境,用創意營造特色的精采塗鴉作品。
夏日蟬聲漸息,時序轉入秋季,文化城的角落凝聚著多元蓬勃的藝文能量,催促著城市空間悄然蛻變若季節的遞移。在天高雲清的時節裡,且讓你我見證這都市空間的文藝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