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這些流傳已久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究竟是怎麼產生的?狐仙、蛇妖、山神、河伯這些人化的形象,又是怎麼來的?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將於6月15日下午2時邀請新銳作家同時也是師大國文系教授祁立峰,講述「轉生來到異世界:志怪裡的異界想像」,搭配時下流行的穿越、靈異、鬼神等題材,從先秦的寓言、漢朝的筆記、六朝的志怪以及唐代傳奇裡,探究古典文學裡的異界想像,分享古文中精采的奇幻內容。
文化局表示,「港藝講堂」自108年開辦至今,邀請各行各業各領域的專業人員與民眾互動分享,廣受市民朋友喜愛。這次邀請擅長六朝文學、文學理論的師大國文系教授祁立峰,為大家賞析在中國古典文學佔有一席之地的志怪小說,講座免費參加,當日下午1點15分開放進場,額滿為止,歡迎踴躍參加。
祁立峰教授表示,志怪小說的題材多為非現實的故事,所謂「志」是紀錄,「怪」是異事,所述都離不開神仙鬼怪,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的神異色彩,內容主要分為神鬼怪異的體驗,或是對於幸福生活的嚮往。志怪起源於先秦,《山海經》、《海內十洲記》等都可以看到古人對於各種異世界與怪物的想像,先民的想像力就算放到今日依然毫不遜色,甚至成為現代文學、戲劇、遊戲再次創作的靈感來源。究竟古代有哪些志怪故事呢?比現代的鬼故事更恐怖嗎?歡迎民眾親臨現場深入探討。
港區藝術中心說明,祁立峰教授曾獲臺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著有《讀古文撞到鄉民》、《國文超驚典》、《亂世生存遊戲》、《打Game闖關玩古文》等著作,並獲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讀物「精選之星」推薦,目前文章連載於國語日報之「青春講堂」、「古文不思議」等專欄。也因為擅長解釋網路現象,用語普及易懂,被稱為「鄉民教授」,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來聆聽他的分享,相關資詢請上港區藝術中心網址:https://tcsac.taichung.gov.tw/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