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查詢
:::
現在位置 首頁 > 從資深公僕到專業畫家 林金田以藝術創作描繪生命悸動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分享

從資深公僕到專業畫家 林金田以藝術創作描繪生命悸動

文化局長陳佳君感謝林金田前次長於本次展覽慨捐作品〈激流〉
文化局長陳佳君感謝林金田前次長於本次展覽慨捐作品〈激流〉

不眷戀當官就是要畫畫!前文化部次長林金田自公職退休後,全心投入藝術創作十年有成,臺中市政府文化局今(27)日起於大墩文化中心舉辦「抱璞守真·悅藝韶華─林金田創作邀請展」,展出66件涵蓋具象至抽象風格的精采佳作,並獲藝術家慷慨捐贈典藏作品《激流》。臺中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大春代表盧秀燕市長出席開幕式表達祝福與感謝,同時邀請民眾把握機會前往欣賞。

 

張副秘書長表示,林金田前次長在豐富的公職歷練與文化工作經驗中,培養了敏銳的觀察力和源源不絕的創造力。這次個展作品從具象風格蛻變至抽象創作,運用水彩和油畫等複合媒材,不受理論束縛的獨特藝術語彙,表現珍貴的生命經驗和土地脈動,每件作品都述說不同的故事,令人敬佩。

 

「只要運用想像力和創造力,表達情感、分享觀點、啟發思考,就能創作出好的作品,引起共鳴。」林金田說,因為父親以承造吊橋為業,他從小在南投「逐吊橋而居」,成長過程深受山水之美的啟發。從基層公務員到文化部首任政務次長,擔任公職超過34年,長期投入文化行政與推動藝文活動的過程,也觸發了他對生活美景和藝術創作的悸動,一心希望發掘更寬廣的藝術視野,因而在2013年為公務生涯劃下句點,全力投入繪畫創作。

 

林金田指出,本次展出作品《科甲聯登》,即是參與林氏家廟春秋祭祖過程有感而發。祭典三獻禮最後的「進魁甲」,寓意林氏子孫年年有人名登榜門,於是他以甲殼類的螃蟹隱喻「科甲」,並在水草中畫上黑蝌蚪,取其諧音「科」,象徵飲水思源、知恩報本。

 

林金田的作品以自然直觀的創作筆法,表現「繪畫創作非物象的再現,而是理念的傳達」,他表示,藝術是一條辛苦的漫漫長路,今日捐贈予大墩文化中心典藏的作品《激流》,結合了各式元素,象徵臺灣以豐富的藝術語彙和世界交流,期待「大墩文化中心亦以文化激流之姿,成為臺中扮演激盪藝術浪花的平臺」。

 

文化局說明,「抱璞守真·悅藝韶華─林金田創作邀請展」自即日起至221日止,適逢農曆春節假期即將到來,大墩文化中心還有多項精采展覽及藝文活動,詳情可至大墩文化中心官網(https://www.dadun.culture.taichung.gov.tw/)查詢。

 

今日開幕式,包含立法委員黃國書、臺中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大春、文化局長陳佳君、總統府前資政廖了以、行政院前文建會主委翁金珠、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臺灣水墨大師李毂摩、中部美術協會創會長倪朝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袁金塔、臺灣藝術家法國沙龍學會創會長趙宗冠和多位藝術家及藝文界好友出席獻上祝福,歡迎民眾把握展期前往欣賞。

相關圖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