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查詢
:::
現在位置 首頁 > 專區服務 > 出版園地 > 數位閱讀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分享

文化城中城歷史現場 - 文英館與陳千武

陳千武圖像
陳千武圖像

水源地與文英館

日治初期,臺中市日常用水主要仰賴綠川、柳川與私人鑿井。但隨著人口快速增加,如何取得乾淨用水,成為臺中都市計劃的迫切議題。1913年(大正2年)日人於城市北郊鑽井,成功抽取優質地下水,隔年完成市區自來水道佈設工程,開始配送自來水(時稱水道水)解決市區供水問題。又於1922年(大正11年)增設抽水機,隔年增鑿第二口水源井。此後陸續增加設備,整體自來水工程,至1927年(昭和2年)方全部竣工。

另一方面,針對鑽井抽水之處,日人除設置儲水塔等一系列自來水設備外,另將整個區域改稱「水源地」,特意植樹保護、禁止開發,以確保地下水質不會遭到污染。1927年(昭和2年),水源地進一步規劃為公園與運動場,包含游泳池、田徑場與棒球場,並遷入清領儒考棚殘留建物,改稱湧泉閣,除充作公園景觀設施外,亦有保存臺中歷史文物之意。整體工程於1928年(昭和3年)竣工,此後水源地公園與相鄰的臺中公園,並稱為臺中著名景觀地標與休憩場所。

二戰後,隨著國府遷臺,大量外省移民入住水源地公園形成眷村,而配合自來水設備,自來水公司亦增築營業辦公處所,1961年臺灣體育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遷入後,日治時期公園格局更是不復得見。但是配合體專、臺中一中與省立圖書館的存在,水源地周邊逐漸轉型為文教區,再加上1976年臺中市立文化中心(今文英館)的設置,更是確立水源地一帶為臺中教育、體育與人文發展的重要區域。


文英館闢建於197512月,隔年1025日光復節啟用,為「市立文化中心」館舍,以推動各項文化活動與蒐集陳列民俗文物為業務,是全臺第一個創設的縣市文化活動機構。因由永豐餘集團共同創辦人何永(1898-1988)先生,以「財團法人臺中私立文英基金會」的名義捐資興建,故命名「文英館」以資紀念。

文英館整體由一座弧形三層樓房及六角形集會廳構成,正面觀之為一道宏偉氣派的弧形,並由簡潔平實的幾何造型,營造出整齊有序的空間機能,是極具有現代主義特色的建築,已於2002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1983年,文化中心由文英館遷往英才路上的新館舍,文英館改為分館,持續辦理藝文推廣活動。文英館於2002年登錄為歷史建築。自2012年起,由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接管,無償提供文英館「主題」、「文英」兩個畫廊,予民眾申請藝文展覽使用,持續推展本市藝文能量。

同年,「雙十流域文化生活圈」計畫推動,以文英館為核心館舍,串連柳原教會、孔廟、臺中放送局、臺中市市長公館、水源地文化館、臺中公園、瑞成書局、萬代福影城等據點,「以城市就是博物館」為概念,推動藝文活動展演與都市文化觀光。目前,文英館因館舍整修之故,暫時僅開放一樓展廳,供民眾租借辦理及參觀藝文展覽活動。
 
催生全臺文化中心的陳千武
提到文英館,不得不讓人想起催生全臺文化中心的陳千武先生。陳千武(1922-2012),本名陳武雄,號桓夫,筆名千武,南投縣名間鄉人。1933年(昭和8年)就讀臺中一中,開始廣泛閱讀文學作品。1939年(昭和14年)開始以「陳千武」為筆名發表日文詩作於《臺灣新民報》。畢業後於1943年(昭和18年)以「臺灣特別志願兵」身份遠赴南洋戰場,至1946年方由新加坡戰俘集中營返臺。

二戰後歷經十年煎熬,重新學習中文書寫,於1958年以「桓夫」為名,開始發表詩作,其後以過人的熱情與創作能量,在現代詩、小說、文學評論、兒童文學與翻譯等多元領域留下傲人成果。同時也積極參與全臺各項文學活動與文藝團體,其中尤以1964年與中部作家詹冰、白萩、林亨泰、趙天儀等人創設「笠詩社」,發行《笠》詩刊,為二戰後本土詩社的先聲,最具歷史影響力。
 
1973
年,陳千武堂兄陳端堂就任臺中市長,聘其為市政府總務處庶務股長。就任後,陳千武有志於文化推廣,鼓吹成立縣市文化中心,專責策劃藝文活動推廣與展覽。並向永豐餘集團創辦的文英基金會籌募資金,以營造後轉移市府營運的方式,於1976年成功催生臺中市立文化中心。

出任中心首任主任的陳千武,以其在臺灣文壇豐沛之人脈,策劃了一系列極為成功的藝文推廣活動,臺灣文化界為之轟動。總統蔣經國先生,極其肯定文化中心對於社會教育之功效,遂將此納為國家十二項建設之一,隨後全國各縣市均以臺中為範本,陸續設置文化中心以推廣社會文教。1983年,文化中心遷往英才路,陳千武就任分館文英館的首任館長,開始著手保存蒐藏原住民民俗文物一千八百多件,為公家機構中最早開始收藏民俗文物者。1987年,陳千武屆齡退休,由館長轉任顧問後,仍持續在文化界奮力耕耘。

除公職服務外,陳千武曾任臺灣筆會會長、臺灣省兒童文學協會理事長等職,著有詩集《不眠的眼》、《媽祖的纏足》等十餘種,小說《獵女犯》(後改版《活著回來—日治時期臺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另有大量文學評論、兒童文學及翻譯作品。且獲笠詩獎翻譯獎、吳濁流文學獎、洪醒夫小說獎、國家文藝翻譯成就獎、日本翻譯家協會翻譯特別功勞賞、臺中市大墩文學貢獻獎、南投縣文學貢獻獎、國家文藝獎文學類、臺灣文學家牛津獎等眾多殊榮。此外,臺中市政府也曾頒贈「第一號市民獎章」,並為其出版《陳千武詩全集十二冊》,辦理「永遠的文學者—陳千武特展」等活動,肯定其對臺中教育及文化發展之重大貢獻。

2012年,陳千武逝世,享壽九十一歲,總統頒發褒揚令,而眾文友在文英館舉辦盛大的追思紀念會,緬懷其過人成就與風範。綜觀陳千武一生,其對於臺灣文化保存推廣的努力,以及臺灣文學創作研究之深化,著實具有不可磨滅的功績與歷史定位。

 

相關圖檔